守衛雷鳥網

從雛鳥到幼鳥

孵卵開始21~22天左右,雛鳥就會破殼而出了。雛鳥在剛出生的時候全身就被羽毛所覆蓋,並且能睜開眼睛,在雌鳥的身子下面晾幹羽毛後,便會正式走出鳥巢。剛離巢的雛鳥會顯得不知所措,此時的雌鳥會用“咕~咕~”的叫聲,引導雛鳥的前進方向,用不了多久,雛鳥就會找到有植物生長的方向。但是,用不上5分鐘,雛鳥就會因為感覺冷而回到雌鳥的身邊,等到體溫恢復了就再次出來覓食,如此反復幾次,直到雛鳥不再感到寒冷。在此期間,雛鳥只往返於雌鳥和植物之間,並不會回鳥巢。根據歷年在室堂平的觀察,立山的雷鳥雛鳥基本會在7月5日~10之間離巢。而雄鳥會在離巢的壹周之前便會漸漸放松對領地的警戒,時而會看到數只雄鳥在同壹區域覓食,這也標誌著雷鳥領地的消失。

剛離巢的雛鳥長有壹直覆蓋到腳尖的羽毛,隨著逐漸的長大,腳的形狀也會越來越明顯。
雛鳥通過觀察雌鳥覓食活動來掌握可食用的植物種類
擁抱在壹起的雌鳥和雛鳥,雛鳥靠這樣的舉動來取暖
通過假裝受傷的方式來吸引捕獵者的註意,保護雛鳥

離巢壹周之後,雛鳥的翅膀會長出風切羽,這時的雛鳥已經可以飛2~3厘米了。雛鳥會依次長出初生羽,初幼羽,幼羽,大約經過4個星期左右,雛鳥會完全成長為幼鳥。雛鳥期的雷鳥經常會和家人壹起出現在地勢平坦的地區。隨著雛鳥成長為幼鳥,雷鳥的活動區域也會延伸到相對地勢較低、有殘雪的谷地,這個時候正是萬物吐新的季節,谷地的嫩芽嫩葉成了幼鳥最好的食物,而且,谷地的高莖植物比較多,便於幼鳥隱藏自己的行蹤。幼鳥會在這個期間迅速成長,身體會變得強壯,不再需要成年雷鳥的照顧。盡管如此,每年還是有壹部分幼鳥會被凍死或被獵食,數量會有壹部分減少。

聽到雌鳥的鳴叫,雛鳥們壹起開始活動
隨著逐漸的成長,有大量食物和藏身之地的谷底成了幼鳥的主要活動場所

到了10月中旬,幼鳥會長到和成鳥同等大小,已經可以分辨出雌雄了,但是,鳴叫聲還是和幼鳥時期壹樣的“揪~揪~”聲,臉部也是呈現出幼鳥的特征,不過,雖然沒有什麽正式的儀式,此時的幼鳥已經完全和成鳥分開了,而在等待著幼鳥的則是它們從未經歷過、會持續4個月的寒冬。

到了9月初,幼鳥的體形只比成鳥(右)小壹圈,而外觀幾乎長的壹樣了。
到了10月中旬,幼鳥在外觀上逐漸有了雌雄的區別(照片中為雄性幼鳥)